践行渐近—营改增项目实施经验系列谈(一) 银行业业务类支出的进项税额管理


                                                                                                       

                                                                                 作者: 潘玉  黄嘉泰 众环海华  /广州

营改增后,无论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扫描认证,还是31日起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通过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查询、选择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的方式,银行业如何对业务类支出的进项税额进行索取管理,是一个新课题。

我们从银行业实施经验中总结如下管理难点:

1
如索票对象(交易对手)众多、交易流水庞大,人工操作工作量大;

2
支出核算时点早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点,形成税会差异  

3

业务支出开票是新操作,容易出现漏开或错开的情况而难以发现;            

4
银行业业务条线较多,对于多个条线对应单个索票对象,部门责任难以划分。      

业务类支出进项税额管理方案

在应对策略上,我们建议建立索票台账,即按照索票对象分别统计应取得进项税额和已取得进项税额的跟踪管理,按周、月等时间段进行核对,形成账载金额、实付金额、发票金额三者之间的闭环比对管理,对于应取得而未取得的通过邮件、微信、短信等手段提醒索票责任部门及时向外索票。

但此管理模式形成人手登记、核对的庞大工作量,以及数据准确性不可控。

因此,建议通过税务管理系统对业务支出进项税额进行管控。

海闻增值税管理系统业务类支出进项税额管理方案

海闻增值税管理系统(VMS),可以收取与业务类支出相关的流水记录,自动识别其中的交易对手信息、核算信息、交易金额,并与实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进行匹配,自动实现进项税额的核算,以及账载金额、实付金额、发票金额的跟踪及差异处理。高可用、高兼容的接口及异常处理技术,使增值税管理系统与银行核心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在极大减少人工操作同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业务类支出进项税额应急管理方案

由于营改增实施时间紧迫,对于51日增值税管理系统无法上线的银行,我们建议从数据来源、索票职责、索票流程等方面考虑抓紧制定应急管理方案,以确保业务类支出进项税额充分、及时、完整抵扣。